
流金溢彩九谷燒
超過百年歷史的日本名窯錦山窯,以彩繪瓷器九谷燒聞名於世,在它的背後是一個綿延家族四代人的匠心故事
- 作者 瑞晨
- Photos Courtesy of Kinzan
眾所週知,瓷器起源於中國,而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日本在陶器和瓷器的燒製方面也有著相比其它地區「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從最早發現的兩千多年前便從中國流傳至日本的陶器,到十四世紀之後工藝日趨成熟的各大名窯,日本的陶藝工匠歷經上千年的努力,終於依據日本本地的材質和審美觀,發展出一系列獨屬於日本的名瓷,而其中的彩繪瓷器九谷燒無疑是最璀璨奪目的精品之一。

日本彩繪瓷器之翹楚
距今大約350年的明朝末期,中國彩繪瓷器傳至日本,並迅速得到當地人民的喜愛。之後,日本陶藝匠人開始了孜孜不倦地嘗試,想燒製出如明代爭奇鬥艷的五彩瓷般華美絢麗的日本瓷。
終於有一天,在日本中部石川縣一個名為九谷的荒僻之地,人們發現了可以用於燒製彩瓷的礦石原料。許多工匠陸續前往那裏,燒製出了第一批日本本土的彩瓷,如今稱之為「古九谷燒」。
好景不長,剛發展至比較成熟的「九谷燒」在十七世紀末因社會動蕩、戰亂等原因停止了生產。直到十九世紀中葉才再度興盛起來,並逐漸形成了如今人們所熟知的釉色濃重、意境超群、秀麗華美的鮮明風格,更誕生了眾多「九谷燒」大師和傳世名作。
如今說起日本的「九谷燒」,在2001年被日本政府授予「人間國寶」稱號的吉田美統無疑是泰斗級的大師。他是九谷燒出品之地錦山窯的第三代傳人,因復興了失傳已久的「釉裏金彩」技法,而成為當之無愧的當代「釉裏金彩第一人」。其作品「釉裏金彩牡丹唐草文瓶」曾在拍賣會上拍出一千萬日元,瓶身玲瓏如玉,上面的金飾牡丹花華貴富麗,花蕊、花瓣上的紋理纖毫畢現,做工細膩,氣韻高雅,備受讚譽和矚目。
「美是終極的目標,是最終要去達到的。」如今已經91歲高齡的吉田美統老先生,依然在堅持著他的創作。他告訴我們,美這一終極目標,可以通過許多途徑和方式去實現,對於他來講,復興「釉裏金彩」技法便是其中的一個途徑。

興盛一時的金彩技法
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明治時期,九谷燒瓷器曾是日本最主要的陶瓷類出口產品,深受歐洲市場歡迎。1906年,錦山窯應時創辦,吉田美統先生的祖父Yoshita Shosaku在那時便是工坊中最著名的工匠之一,以擅長彩繪和金彩而聞名。
Inspired by Ancient Wisdom
相關文章

畫境求真

「和菓子」紙雕塑

編織心中的桃花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