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t-iron-kettle-1

百年傳奇

在有「鑄鐵之鄉」美譽的日本富山縣,「喜泉堂」是這裏的驕傲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

「喜泉堂Kisendo」的作品是令人驚歎的,一把把鑄鐵壺,一個個銅香爐,裝飾著妙到毫巔的精緻花紋,更不可思議的是,這些精美的金屬器居然是用一種流傳了兩千多年的工藝打造的。

「失蠟法」是源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金屬鑄造方式,「喜泉堂」至今還完全採用近乎相同的工藝,全手工完成他們的作品。通常一個鑄鐵壺需要幾個月才能完成,期間至少經手五位優秀工匠,他們當中許多人都僅僅在那一道工序中,磨礪鑽研了數十年。

cast-iron-kettle-3

「當你將手頭的物件交給下面一位工匠時,如果你的工作沒有達到完美,那就會影響到後面的人。」「喜泉堂」的第三代所有者,同時也是現任創意總監Susumu Yotsukawa說:「那麼我們的每一位工匠都要力求他們的工作是完美的。」

cast-iron-kettle-5
一件「喜泉堂」鑄鐵器至少要經過十幾道工序方可完成,每道工序皆由大師級工匠親手操刀,力求達到完美狀態,否則就會影響到下一步工序,甚至整件作品的完成。

傳統之根

1609年,日本戰國時代的將軍前田利長在富山縣建立了自己的領地,隨他一同前來的還有七位技藝高超的金屬鑄造工匠。這些工匠後來成為了富山縣鑄鐵業的鼻祖,讓這座三面環山的小城逐漸以鑄鐵器而聞名起來。

若要查看全部內容請點此訂閱,謝謝!(若已訂閱,請登錄

這個故事出自《Magnifissance》118期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

Inspired by Ancient Wisdom

探尋經典之美

shenyunzuo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