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一個人的家是他品位和內心世界最真實的體現,那位於塞納河畔的路易威登宅邸和工坊已經不僅僅代表了品牌創始人個人,它同時也是路易威登這個傳奇品牌的家園,既造就了它商業上的成功,也孕育了它深厚豐富的精神內涵。
1859年,年輕的路易威登在巴黎打拼了幾年之後,眼看事業蒸蒸日上,便決定要在風景如畫的塞納河畔,阿斯尼爾小城郊外建造一座新的工坊,還有他的私宅。如今,路易威登當年的決定方便了我們這些前來探訪品牌傳奇的訪客,在一地便可以同時參觀至今還在運行的工坊和路易威登那華麗優雅的新藝術風格宅邸。
整個建築群在十九世紀晚期曾進行過一次翻修,基本保留了原始的樣貌。宅邸中那彩色的玻璃花窗和天花板、廊柱等無處不在的花卉圖案,讓今天的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當年的主人,必然是一位浪漫又注重生活品質的人。
相比之下,路易威登打造工坊的理念極富創意又用心良苦。類似埃菲爾鐵塔的鋼架結構被運用在了建築中,結合大片的玻璃幕牆,這在當年是很前衛的設計。也許當初設計者的想法更多只是從實用角度考慮,讓工坊中擁有充足採光,利於工匠們做精細的手工。但我們更相信路易威登之所以首肯這種設計,是因為他熱愛塞納河畔那田園詩般的風光。這條法國的母親河孕育了燦爛輝煌的法蘭西藝術和文化,路易威登一定希望它也能為自己的品牌帶來無盡的靈感和潤澤。
從那時起,路易威登一代又一代的工匠們在這座如溫室苗圃的工作室中茁壯成長,身邊環繞著如詩如畫的美景,遠處是塞納河奔流不息的碧波。精益求精和不斷創新的工藝源源不斷地打造出經典箱包,便利地送至停泊在河畔碼頭的貨船上,順流來到繁華的巴黎。
一項項路易威登工坊中誕生的全新設計和工藝,很快風行法國,又傳至整個歐洲和世界。例如:路易威登首創的方便運輸的白楊木平蓋旅行箱,表面的櫸木條用鉚釘固定,四角是堅固的金屬包邊,內部有精心設計的間隔,可以整齊收納零散物品。
時至今朝,許多製作工藝和物流方式都有了更新和改變,但路易威登工坊卻基本保持著當初建成時的舊貌。工匠們依然用手工在木框上繃起帆布和皮革,再用同樣的鉚釘和針腳將它們組裝縫製起來。只有裁剪皮革時,會採用更精確的現代設備,但檢驗品質是否達標的還是最富經驗的工匠。
攝影 Gregoire Vieille
在工坊展廳中,陳列著精心挑選的最經典作品和新品。博物館La Galerie中名為「時空膠囊」的展出可以追溯品牌長達一百六十年的歷史,對許多珍貴作品都有詳細介紹,讓人們對路易威登的發展旅程和文化底蘊都有更深層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