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binding-1

黃金之書

當電子產品越來越佔據著人們的生活,意大利書籍製作商D’ORO卻逆流而上,將傳統手工書籍的製作工藝推向巔峰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

「自從D’ORO於兩千年成立以來,沒有人來到我們這裏說:『我在別處剛剛見過類似的東西』。」
——Giorgio Dino

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富盛名的傳統手工書籍製作商——D’ORO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Salvatore Giorgio Dino至今對他們爭取到第一位客戶的歷程記憶猶新。當時,Salvatore給梵蒂岡寄去了數百封手寫信,反覆提醒和強調說,儘管教廷中那些珍貴的歷史記錄和手稿都得到了妥善的保存,但近代的文件卻未必能長久存在。「恐怕用不了一百年,那些文件和資料就會消失了。」

book-binding-14

之所以Salvatore會這樣講,自然有他在專業領域的自信和把握。在他決心投身到傳統手工書籍製作領域之前,便一直注意到如今的紙質印刷品質量正在越變越差。「許多二戰時期的報紙還完好無損,現在的報紙卻幾天不到就爛掉了。」Salvatore說,這是因為現在的報紙紙張含有許多酸和各類化學品,是用儘可能低的成本製作的。「利潤!利潤!利潤!現在的出版商根本不在乎出版物的質量。」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Salvatore打動了梵蒂岡,教皇保羅二世親自回覆了他。「教皇說:『我相信年輕人,我們需要相信年輕人。』」Salvatore向我們轉述著教皇的回覆。事實上,那時的教皇已經在十多年前便開始考慮如何讓年輕一代依然相信神的力量,Salvatore百折不回地反覆來信,讓教皇想到可以與這位年輕人共同創作一本書,而不僅僅是讓他整理梵蒂岡現存的文獻。

之後,教皇保羅二世與Salvatore合作了三年,共同設計製作了《Dio》這本書,「Dio」在意大利語中的意思正是「上帝」。D’ORO的製書工藝大師們在拿到書稿後,採用三百年前的意大利傳統工藝精心製作了書冊的每一道工序,「它會歷久彌新。」Salvatore自豪又深情地說道。

這本書是一件名副其實的印刷品行業的傑作。封面採用24K黃金做出浮雕效果,書皮使用了紅色的皮革,紅色絲綢作為封面和封底的襯裏,一幅幅精美的油畫和教皇闡述的教義呈現在手工製成的堅韌棉紙上,完全經得起歲月的觸摸和侵蝕。教皇保羅二世原本計劃只製作一兩本《Dio》,但當他看到D’ORO完成的作品時,改變主意決定訂購499本,一部分由梵蒂岡保存,一部分通過D’ORO出售給公眾。

Salvatore告訴我們,在教皇保羅二世去世之後,他的墓地旁安放著一本《Dio》,足見教皇對這本書的鐘愛。這是D’ORO拿到的第一份訂單,總額超過一百萬歐元,這筆錢不僅讓D’ORO得以運營下去,更讓Salvatore明確了自己的使命,他要用書籍保留下當今這個時代最珍貴的文化,讓它們以最精美的面貌恆久傳承下去。

此後,D’ORO為許多高端客戶訂製過手工書籍,其中包括三十五個不同國家的國家元首、億萬富豪、白手起家的企業家、博物館、藝術畫廊和銀行。「自從D’ORO於兩千年成立以來,沒有人來到我們這裏說:『我在別處剛剛見過類似的東西』。」Salvatore說:「D’ORO為製書行業確立了新標桿。」

book-binding-7

book-binding-4
D’ORO出品的《羅馬》一書,是意大利八位二十世紀學者的作品集,他們被認為是拉丁文學領域的泰斗。

恆久記錄

隨著光碟、U盤,到現在雲端存儲的發展,許多人認為紙質書籍是早晚會被歷史淘汰的東西,但Salvatore卻完全不這麼認為,「大多數公司的壽命都不超過一百年,如果那些雲端公司倒閉了,那麼人們就有可能失去他們之前保留的所有信息。」為了解決長久保存這些文件檔案的問題,Salvatore開始從歷史中尋找答案,兩千五百年前的亞歷山大圖書館給了他很大的啟發。當年的亞歷山大大帝規定,任何一艘駛入亞歷山大港的船舶,上面如果載有書籍,那當時亞歷山大圖書館便會製作一本原書的副本交給船主,把書的原本保存在圖書館裏。「這讓這座圖書館變得如此龐大和有影響力,它促進了數學和科學的起源。世界上所有最優秀的思想家、哲學家和學者都前往那裏查閱書籍,打下了文化和學術界的根基。」Salvatore說。不幸的是,後來羅馬人征服了這座城市,還摧毀了圖書館。曾有歷史學家推測,如果亞歷山大圖書館被保存下來,人類的文明發展將比今天領先五百年。「這只是關於保存信息重要性的其中一個例子。在歷史上,書籍一直被認為是文化和發展的關鍵,那我們今天就必須用書籍保存下當前的文化,我正是出於這一點創立了D’ORO。」

book-binding-15book-binding-16

但製作出能擔當起這份歷史使命的書籍,這個過程比Salvatore最初預期的要複雜的多,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不斷湧現出來,費盡心思解決一個,之後就又會出現一個。首先便是紙張,正如Salvatore之前所說,現在的紙張含有太多的酸性物質,會腐蝕紙張的質地。Salvatore的團隊嘗試製作了天然的手工紙張,但那種紙對現在的印刷機來說太厚了,D’ORO只能將印刷方式換成了古老的活字印刷術,可活字印刷所使用的墨水又和今天印刷機使用的墨水不匹配,工匠們只能再去調配新型的墨水。

「我們只能用最初始的原材料來自己生產一切,自己製造墨水,自己晾曬皮革,我們甚至有自己的鍛造機來加工青銅和黃金。」Salvatore說:「我們這麼做不是為了讓書看上去很華麗,或者可以賣得很貴,我們這樣做是因為工藝要求我們不得不這麼做。」

book-binding-5

book-binding-6
D’ORO將傳統製書工藝標準化成了五十步流程,每位工匠只需掌握其中一道工序,以此提升製書效率和品質。

至臻工藝

承襲傳統並不意味著固步自封,在D’ORO建立之後,除了為製作出傳統手工書籍而不斷開發與之相匹配的技術外,Salvatore還花了很多時間來標準化工序流程,讓傳統手工書可以以現代的高效方式出品。「所有工作都在一間工坊內完成確實很耗時耗力,過去,一位工匠可能要花費他一生的時間來掌握所有這些技能。」這在現代當然是不太可行,尤其是在D’ORO希望能持續拿到訂單,穩定經營下去的情況下。

在Salvatore和D’ORO工匠們的努力下,傳統的製書工藝被標準化成了五十步流程,五十位工匠或者更多人,每人只需要掌握一道工序,例如:造紙或者裝訂,就可以讓工坊順利運轉起來,持續穩定地製作出手工書籍。「大概過了兩三年時間,我們的工匠就比過去那些做手工書籍做了一輩子的工匠們更加熟練和高效了。」

book-binding-2

book-binding-9
關於馬術的書冊《金馬》,其中追溯了許多關於馬的古老詩篇和傳說。

正是這套專業化、流程化的製作程序,讓D’ORO能夠不斷製作出世界上最華麗精良的書籍。以記載馬術的書冊《金馬》為例,工匠們用二十五克黃金,一絲不苟地錘打了四千次才製作出那精細華美的浮雕封面。金色的馬頭栩栩如生,當你注視它的眼睛,甚至能感受到一匹真正的駿馬看著你時那溫暖親切的眼神。目前,D’ORO製作的書籍樣式主要有十種,全部遵循經典藝術品中普遍採用的黃金分割率設計而成,自然流露著經典之美。

「在意大利,我們擁有三千年的精湛工藝和歷史文化傳承,這些是根植於意大利文化藝術中最精華的部份。」Salvatore說,在過去二十年中,他經常聽到別人對他說,這個是不可能的,那個是不可能的,例如:意大利著名的奢侈跑車品牌蘭博基尼曾委託D’ORO用製造跑車的碳纖維製作一本書,作為贈給客戶的收藏品。「所有人都告訴我們,不可能把皮革、青銅和碳纖維裝訂在一起。」

book-binding-10

book-binding-12

但經過三年的鑽研,D’ORO又一次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成功做出了這本碳纖維書冊,連擁有全球最頂級工業加工技術的蘭博基尼都為此感到振奮無比。「我們就是這麼鍥而不捨,從不放棄。」Salvatore望著D’ORO標誌上那隻將前爪放在一本打開書籍上的金獅說道。獅子那驕傲威嚴的神態恰如D’ORO捍衛人類文化遺產的堅定不移,勇敢地從歷史的過去邁向永無止境的未來。

這個故事出自《Magnifissance》115期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

Inspired by Ancient Wisdom

探尋經典之美

shenyunzuo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