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木製家具看起來很簡潔,工藝卻很複雜?
與其它現代材料不同,木材加工過程是不可逆的,這種性質限制了木製家具的構造和設計。作為極簡主義者,我在設計時會優先考慮家具的功能和形式,一件家具上的所有元素都必須有理由在那兒。這不僅適用於木製家具,任何好的家具設計都必須是整體的,每個部份都必須相互聯繫以建立整體的視覺平衡。
家具的本質是用於使用和滿足某種功能,您的設計如何考量和打造那些基本功能?
功能是我家具設計過程中的首要考慮因素。我總是對自己說:「我不是雕塑家。」我使用功能主義的觀點來設計每個元素,確保設計在結構上是合理的,並且每個部份都有理由在那裏也至關重要。家具設計要求對材料、物理、社會學和人體工程學有所了解,通過研究這些領域的知識,我才能夠設計出既美觀又實用的家具。
在使用木材製作家具時,如何才能把握好木材的天然特質?
木材是地球母親的產物和禮物,作為家具製造者,我必須尊重和研究材料。木材有其自身的物理特性,這是自然界創造的。我需要利用這種特性,而不是與之抗爭。木材是家具設計的絕佳材料,它總是讓我學會順其自然,有時要改變它以適應我的設計,有時改變我的設計以適應它。
木工的歷史幾乎與人類本身一樣古老,這其中有甚麼是亙古不變的嗎?
儘管這麼多年來已經發明了許多先進的工具和計算機程序,用來節省時間,打造創新的設計,但木工的傳統本質卻保持不變,這個本質就是用手工操作,學習使用有限的工具來解決問題。
在您的生活和工作中,傳統智慧與現代知識有怎樣的關聯?
我在一個非常傳統的家庭長大,我的祖父是個木匠,他的職業道德使我深受影響。他非常努力地將我們的整個家庭從鄉村搬到了城市。對我而言,自律是所有傳統智慧的核心。我親身經歷,並親眼目睹了艱苦的工作可以帶給一個家庭的改變。與祖父相比,我現在沒有那麼多責任,我可以盡我所能來做自己熱愛的事,這是真正的奢侈。現代知識是我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的「過渡智慧」來自我的家庭和經驗,它們對我都很重要。
您的多元文化背景(中國和加拿大)如何影響您的審美?
有著東、西兩種文化背景,這幫助我成為了一名更多面的設計師。我在中國長大並受過教育,直到二十歲,中華文化一直深深地影響著我的藝術見解。但是在加拿大生活、工作和學習十年後,我也在逐漸吸收理解並接受了西方文化。我在西方形成了關於家具設計的視角,這讓我找到一種在現代家具領域表達自己中國視角的方式。我喜歡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提取細節、故事和美學的精髓,我經常用優雅來形容中國古典藝術,這也是我設計的標準。中國文化是如此豐富而優雅,我的美學理念會從我設計的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家具中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