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足跡遍佈山野,在尋尋覓覓中,發現那些被鳥啄蟲蛀、風雨侵蝕、瀕臨枯萎等生死隨緣的花草,比美麗綻放的花朵更加引人入勝,感覺心靈之窗被開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真正體會到插花的喜悅。”這是日本池坊派花道大師川瀨敏郎說過的一段話。
川瀨敏郎的插花藝術最講究順其自然,在他的手中任何物品都可以作為花器,任何草木都可以作為花枝。一截枯枝、一叢竹葉、兩朵不知名的待放花苞,置於銅缽、陶瓶、木罐中,恰如水墨畫中那寥寥的數筆,勾畫出的是對人生、自然與天地的思考。從他的作品中,人們可以感受到,這是一位內心敏感,對生命充滿了熱情的人,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從一草一枝中展示出世間造化的神奇,並將自己靈魂也由此提升到了一個更清遠幽靜的境界。
與西方插花藝術的濃墨重彩不同,日本的花道更強調素淨的線條美,不追求花的絢爛與嬌艷,但求自然的野趣與簡樸。在日本,花道與茶道有著近乎等同的地位,最早源於中國隋朝的佛堂供花。傳到日本後,因地理、國情等發生了一些變化,並產生了各種流派。各流派的特色雖各有千秋,但基點都是相通的,那就是天、地、人三位一體的和諧統一。以三條線作為基本格式,最高的一枝為天,也是整體花束的基礎;最低的一枝為地;中間的一枝為人,力求均衡和比例統一的造型美,充分體現出“天人合一、寧靜致遠”。這種思想,貫穿於花道的禮儀、行止和修習之中,影響著插花技藝的形製、色彩和意境。
“整個宇宙都包含在一朵花中。”川瀨敏郎虔誠的如自言自語般說到。在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之後,他用一年的時間每天在網上更新一件插花作品,最終彙編成一本精美圖鑒《一日一花》。366個作品野趣中充滿了寧靜和雅致,不著痕跡地傳達花的自然之素淨,在“空”和“寂”中給人一種生命的啟示和希望。
也許成為一名花道大師,是一場終極一生的修行,但作為表達情感和思想的插花藝術卻並非遙不可及,高高在上。以川瀨敏郎為代表的插花大師帶給我們的真正啟示是,任何植物,任何容器都可用來插花,任何人都可以完成一件插花作品。只要用手中素材的線條、顏色、形態和質感,來達成靜、雅、美、真、和等美好的思想寓意,便可實現花道的道義。
在這個特殊的春季裏,讓我們在不確定的等待中,為自己和家人呈現一件插花作品,從中體味和汲取大自然那生生不息的頑強與堅定。以下這些照片來自當今三位最著名的日本花道大師:川瀨敏郎,平間磨理夫和西山英彥。讓我們共同欣賞吧!